这并非假话,他不仅曾被评为“年度十大收藏家之一”,而且多次在节目和访谈上,也能看到他分享自己收藏的经历以及提出关于收藏的一些见解。
更甚至,在一次采访,面对主持人“收藏品占他全部家产的多少”的提问时,他更是毫不犹豫地答道:“百分之七十。”
当然,王刚也只是热衷收藏的一个。今天,我们再来聊聊和田玉收藏的那些事儿!
其实,不仅是王刚,在很多中国人的身上,都能看到这样一个现象,那就是,很多中国人好像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会谜一般地爱上收藏。
他们开始热衷于收藏各种文物和艺术品,有字画,也有瓷器,还有家具以及和田玉。
其中,尤其是和田玉,是很多喜欢收藏的玩家都会涉猎的一个收藏品。
更是有玩家笑称:收藏的尽头就是和田玉。
当然,这句话或许是有点夸大的嫌疑,但从某个方面来说,也有一定的道理。
比如,王刚,就是从一开始的只喜欢收藏瓷器,但到后来却坦言:玩玉,是一种精神寄托,并对和田玉爱不释手。
而且,通过一些比较也能发现,和田玉不愧是国玉,它在中国的收藏界中也有一些不能比拟的优势。
比如,它比书画更易保存,也不像一些家具害怕虫蛀,并且比起瓷器,也不用太担心摔碎。
当然,更重要的一点是,和田玉身上的文化属性和历史厚重感也更强一点。
在中国,或许没有哪一项收藏有玉石的文化长,也没有哪一项艺术品,有着和田玉这样清晰的脉络以及代代相传的技艺。
这就是和田玉身上的一些优越性,而这也是很多人到了一定年龄会疯狂爱上和田玉的原因。
因此,如果说兴趣的尽头是收藏,那么收藏的尽头就是和田玉,毕竟没有人能拒绝这样漂亮又有文化内涵的收藏品,不是吗~
当然,如果你喜欢玩玉,那么还会发现,玩玉是一种圈子文化。
至于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就像王刚曾经说的那样:“我现在的朋友几乎都是收藏圈的”。
而和田玉同样也是如此,玩玉玩着玩着,你就会发现,无论是朋友圈还是朋友,很多都是玩玉的人。
玩玉人之间好像有一种特殊的磁场,能彼此吸引,不断聚集。
在你玩玉的不经意间,好像身边的朋友都变成了爱玉的人,大家互相之间的兴趣爱好也都变成了玩玉、赏玉。
这就是和田玉的魔力,而这也是因为玩玉人对玉爱的深沉。
他们会不自觉地注意着身边和玉有关的人和事,自然,慢慢就会发现自己一直处在一个玩玉的圈子里,处处都是玉,处处也都有玩玉的朋友!
就像马未都留给儿子的收藏是一块玉,王刚也曾在一次节目中说他在儿子出生时也为儿子准备了一块和田玉作为礼物。
至于为什么送和田玉,王刚是这么说的,他说:这枚和田玉印章雕的是个龙,但送龙印章并不是为了望子成龙,而是寄托一种念想,即希望通过和田玉传达自己对于孩子沉甸甸的爱。
而这也是和田玉的意义。
它并非说需要多值钱,还是多珍贵,和田玉真正难能可贵的地方在于,它可以作为一种物质寄托。
寄托一种精神,寄托爱,或者传承一种良好的家风。
当然,也正因为和田玉身上的这种属性,让和田玉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最喜欢的传家宝和收藏品。
它对于中国人的意义是不一样的,玉在,很多精神就在,玉在,人的念想就不会湮灭。
所以,其实,看似玩玉是一种收藏理财的方式之一,可以给人带来盈利和升值,但其实,大多数沉淀下来玩玉的人真的不是为了钱。
或者说,这时候钱真的是次要的了,这种精神上的寄托才是最可贵的!
当然了,还有很多人不理解玩玉,甚至觉得玩玉的人就是花很多的钱,买别人看不懂的东西。
但这就像王刚在书里说的那句话:“各得其乐,花自己的钱,为我们这个民族守护着宝贵的文化遗产。”
或许,这句话后半句有些太大,但玩玉,确实如此。
花自己的钱,只要不干违法的事,找点喜欢的兴趣爱好,寻点开心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
况且,玩玉,最后,还能收获很多文化以及精神和物质上的财富,更甚至,因为玩玉,还能收获很多乐趣。
因此,玩玉,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