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民权法制网官网!
区域: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吉林 辽宁 黑龙江 陕西 甘肃 宁夏 新疆 青海 山东 安徽 上海 江苏 浙江 福建 江西 湖北 河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云南 贵州 重庆 四川 西藏
当前位置: 财经 >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如何更快招到人?专家:加强供需匹配、准确识别

时间:2023-10-27     来源: 央广网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交易实况》报道,人社部10月26日举行2023年三季度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介绍了日前人社部、工信部部署实施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就业创业扬帆计划,具体包括鼓励劳动者创办创新型中小企业、做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用工服务和技术技能人才供给服务等。

创办创新型中小型企业,劳动者有哪些特别需求?政府又该怎样更有针对性地为其提供支持?对此,经济之声《财经态度》采访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李长安。

分阶段提供就业创业支持

李长安表示,中小企业是就业创业的重要主体。相较于大型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在融资渠道、人才吸引以及创业就业环境等方面面临更多难题。对这类企业来说,需要对其创办运营、走向市场、做大做强等不同发展阶段提供相对应的支持。

此前发布的《关于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就业创业扬帆计划的通知》(下称《通知》)中,就曾专门提到保障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用工,具体包括强化招聘对接、促进供需匹配等措施。对此,李长安表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招聘时经常会面对如何招到人,以及如何准确识别所需人才等问题。目前,此类企业最需要技术型人才,尤其是掌握高技能的创新型人才,这方面的供给还存在短板。另外,发展初期的创新型企业的薪资待遇较难具备竞争优势,这也导致供需不完全匹配。

李长安建议,要想贴合企业需求,实现重点人才供给有序,对高校等学术机构而言,应加强其专业自主设置和调整的权利。对培训机构等社会力量而言,应更主动与企业对接,加强人才培养。另外,可以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创办培训基地,吸引更多劳动者参加培训。

在需求侧方面,李长安表示,要加快落实《通知》提到的推广“直补快办”模式,释放政策红利。在实操中要注意精准度,对相关企业和其招聘对象要建立完善的识别机制,加强对直补的监督。同时,管理部门也要简化流程,确保符合条件的企业尽快获益。